保尔·柯察金第四次死里逃生之后,在一个乍暖还寒的春日,信步走进一座烈士公墓,心中顿生感悟:“人应当赶紧地充分地生活,因为意外的疾病或悲惨的事故随时都可以突然结束他的生命。”而在这之前,就是一大段我们耳熟能详的保尔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
对于双目失明、僵卧病榻的奥斯特洛夫斯基来说,“赶紧地充分地生活”就是赶紧创造、赶紧发挥余热,说得再具体一点,就是赶紧写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赶紧生活”的热切心理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这部小说的独特的文体风格。
在世界文学史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罕见的语言情节密度。有心人作过统计,在这本原文300来页的小说里,小说人物有200个,小说事件有250个。事件进展的快节奏便成了这部小说叙事风格的显著特征。
比如小说第一章第一节写神父瓦西里体罚保尔的场面——
保尔还没有来得及答话,神父已揪住他的耳朵,把头往墙上撞了。一分钟后,被撞坏了、吓昏了的他已经被神父推到了走廊上。保尔回到家里,又遭到了母亲的训斥。第二天,母亲上学校央求瓦西里神父让她的孩子回校。
这一连串以因果次序排列的连贯事件,近似电影蒙太奇的组接,一下子把时间与空间都压缩了。法捷耶夫因此也把“缺乏空间感”视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艺术表现上的一个缺陷。法捷耶夫的这个批评当然是有道理的,但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压缩时空的动感语势有时又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情感冲击力。
请看描写保尔萌生了放弃自杀念头的那个经典段落——他的手在口袋里摸着勃朗宁的光滑的枪身,指头习惯地握住了枪柄。他慢慢地抽出手枪来,大声对自己说:
“谁能想到你会有今天哪?”
枪口轻蔑地望着他的眼睛。他把手枪放在膝上,狠狠地骂着说:“朋友,这是假英雄!……”
保尔刚刚“抽出手枪”,枪口便“轻蔑地望着他的眼睛”,他便“把手枪放在膝上”。三个动作像是间不容发的贯串动作,但以后,奥斯特洛夫斯基就可以从容地为保尔写一段这样的内心独白:“把手枪藏起来,永远不要让别人知道你有过这种念头。即使生活到了实在是难以忍受的地步,也要能够活下去,使生活变得有益于人民!”
独特的艺术手段与独特的思想内涵联系着,而就思想内涵而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确有俄国同期同类作品无法比拟的独特性。奥斯特洛夫斯基无疑比他的战友作家更高地擎起了人道主义的旗帜。“虐待解除了武装的俘虏是要枪决的!”——小说里的红军政委这样喊道,因为“工农的国家爱护红军……并要求不要在它的旗帜上染上一个污点”。
是否可以这样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长久生命力也是因为它在表现革命英雄主义的同时,表现了一样可以超越时空的理想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精神气象。